时间:2023-05-27 20:12:57 | 浏览:107
明明是为车主省心、规避酒驾风险的“代驾”服务,却成为让车主“闹心”的乱收费项目;张口乱要价,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费用的“黑代驾”往往直到车主结束代驾后的扫码付费环节才露出“李鬼”尾巴,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
披件“代驾”马甲就能充当代驾司机,下个收费APP就可以随意设置计价费用的“黑代驾”到底有没有人管,谁来管?连日来,记者采访多个部门,均表示“黑代驾”暂未被纳入监管职能。目前代驾行业在没有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真空地带下,谁该为“黑代驾”戴上“金箍”?
“他们穿着标准的工装,从装备上看,根本分不清是平台还是个体。”在“黑代驾”问题上,为何有人频频中招?孙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叫代驾的一次经历:今年3月,他曾在酒后尝试现场“叫代驾”;可万万没想到,8公里的路程最后代驾收费竟然高达150元,贵得离谱。
孙先生说,当时他与朋友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怡园路某饭店午后聚餐结束后,见饭店门口有穿着“代驾”马甲背心的代驾员,便图方便现场叫了一名代驾,准备去往新建区长堎镇的正荣·润城。
“当时代驾司机还拿手机给我看,说自己是正规代驾,由平台自动计费。”孙先生说,代驾员驾车抵达目的地后,熟练地掏出手机打开一款代驾收费软件,要求他现场扫码支付150元代驾费。孙先生说,他直到付款后才发现,收款方原来就是代驾员本人而并非正规代驾平台。很显然,孙先生遭遇的就是“黑代驾”。
记者此前在调查走访时,有代驾人员透露了一些“黑代驾”宰客的套路:“使用一些专门的代驾计费软件,伪装成正规平台的代驾人员,可以自行设置价格。”
5月15日晚8时26分,记者在红谷滩区普菲特广场现场叫了一名代驾员,起终点为普菲特广场至庐山南大道某地,路程约7公里。代驾结束后,记者在付款时发现,7公里代驾收费竟然高达95元。
当记者提出疑问后,代驾员通过一款名为“蜜蜂出行”的APP大方展示了这笔订单详情:“起步价”为55元/3公里,超过起步里程费则按10元/公里计算,因此行程总计收费95元。看上去,这笔订单有编号有时间有起终点,起步价、里程费写得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一时间找不到错。
那么,记者这次体验现场叫代驾,7公里被收95元的代驾费是高是低,价格是否合理?滴滴代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平台起步价为23元/5公里(含),里程费为5元/公里……按照这一代驾收费标准,在正规平台,行程约7公里的代驾收费仅为30元左右。
那么,像这种将起步价定在55元/3公里,代驾收费明显虚高的操作,又是怎么实现的呢?
记者复盘亲身遭遇的“黑代驾”过程,发现对方在高收费、乱收费问题上“套路满满”,令人防不胜防。
套路一:黑代驾“抱团”接单。即在诸如普菲特广场等餐饮集中地,多名代驾员互相熟识,采取“抱团”接单、统一话术的方式赢取消费者信任。即消费者在现场只要有叫代驾意愿,那么不论是询问哪一名代驾员,他们都会按照自己内定的接单顺序指派专人负责。
套路二:谎称手机“信号弱”,要求消费者自行扫码微信小程序以抹掉使用记录。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代驾员多会以手机“信号弱”为由,要求消费者通过扫码方式进入其事先准备好的代驾小程序,自行输入起终点以开始行程——由于该款小程序一旦退出即无法查询其公里数、计费标准和使用者信息,使用记录一片空白,使得消费者事后就算对代驾收费有异议,也无法提供任何凭证。
套路三:代驾计费APP可以自定价格。记者尝试下载“黑代驾”使用的“蜜蜂出行”APP发现,该软件既可以创建代驾订单,又能根据用户需求随意设置代驾价格,其起步价最高甚至可以设置120元/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APP还能为用户提供收款服务——即用户只要上传支付宝或是微信收款码图片,就能在订单中展示,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以正规代驾名义向消费者高收费、乱收费。
经查询,“蜜蜂出行”App开发公司为蜜罐(武汉)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罐公司),据该公司产品信息披露,公司两款产品均与“代驾”“计费”相关。其中产品“蜜蜂出行-代驾神器司机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可持续移动出行计价;另一个则是“蜜蜂出行计价器”,该产品具有“快速定位”“计算精确”以及“使用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
同样的里程,线下接单的代驾员要比平台计费多出几倍,漫天要价,没有计费依据,消费者损失怎么才能挽回?就此,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所谓“黑代驾”属于行业乱象,应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有关代驾方面的监管,我们主要是监管代驾公司,比如它的平台上是否对消费者明码标价,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或宣传违法广告,计费依据是否告知消费者……涉及上述代驾类反映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置。” 南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多消费者遭遇的“黑代驾”多是以个人定价的方式,或利用某些计费平台来收取消费者不合理的代驾费,因此市场监管部门难以对个人收费行为进行监督执法。
南昌市监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对于这类情况,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寻找代驾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下单,因为这些平台都有司机的备案信息;同时,尽量不要找酒店门口招揽生意的代驾司机,即使找了,也要查看对方驾照、并留下对方联系方式,留作备用。
“交通运输的监管前提就是要有‘交通工具’。但‘代驾’本身并不从事交通运输,只是‘帮’你开车,等于说消费者是请了一名司机。”有关“黑代驾”的监管问题,南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全媒体记者,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代驾行业尚无明文规定,主管部门也不明确;且代驾目前属于人力服务的范畴,交通运输局没有针对代驾行业的审批。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以及根据现有机构部门职责分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具备相应监管稽查条件,并不承担代驾行业相关管理职责。
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代驾人员的管理与一般驾驶员无异,如果其发生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会进行查处;如果出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属地公安部门可以介入。
该负责人介绍,此前,交警部门曾接获有关“黑代驾”报警。有市民反映,因酒后叫了“黑代驾”,导致私车在代驾期间出现“闯红灯”交通违法,且车主事后也无法联系对方。交警只得结合对车辆行驶时间、路段的监控视频来锁定“黑代驾”系司机熊某,依据证据对其“闯红灯”作出罚款、记分处罚。
南昌交警在此提醒广大司乘人员,此前南昌已有“黑代驾”酒后乃至醉酒驾车案例,为车主平添了不少麻烦,此外“黑代驾”因缺乏有效监管,还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2021年4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中国道路安全协会发布《汽车代驾服务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行业标准规范。但是到目前为止,法律法规方面还是空白状态,政府监管主体尚不明确。
江西久保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罗久保表示,代驾通常包括公司代驾和个人代驾两种情形,无论何种情形,车主与代驾人员之间的代驾关系构成服务合同的法律关系。但个人代驾由于缺乏对代驾人驾驶资格(如驾驶证)的审查,无行程记录,客户人身安全难以保障;且个人代驾的风险防御机制较弱。
罗久保指出,支持私自定价的代驾App(如“蜜蜂出行”App)主要涉及伪造App、个人代驾乱收费等法律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关于代驾人资格以及代驾法律关系中会产生何种法律责任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实践中,车主、代驾人、代驾司机、代驾公司、被侵权人、保险公司之间纠纷频发,相关现象内容复杂、类型多样,法律上的根本原因在于代驾的法律关系性质以及相关赔偿责任分配均不明确,建议相关立法予以进一步明确。
“管理‘黑代驾’的前提,首先要保证消费者有一个畅通的投诉维权渠道。”南昌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南昌市政协常委张恒立认为,代驾主要由市场调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供需出现矛盾,就需要政府出现并纠正市场失灵,弥补矫正行业发展。由政府出面搭建代驾相关投诉维权渠道、平台,就是让消费者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确保市场公平。
“各职能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责,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黑代驾’成团、成风。”张恒立说,针对代驾行业的管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介入、主动作为,不应该推卸责任,令“黑代驾”监管人为出现空白地带。张恒立认为“黑代驾”乱象泛滥,还在于代驾行业发展过快,监管跟不上、打击力度不够所致。所谓“龙多不治水”,对于代驾平台、代驾人员的管理,尚且缺乏监管部门和综合监管手段。“群龙无首”,直接导致 “黑代驾”“黑平台”见缝插针、应运而生,当务之急,还在于明确监管部门。
此外,张恒立还建议,可以由政府牵头、媒体跟进的方式建立违法违规代驾“黑名单”。即对有高收费、乱收费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代驾人员做到“发现一起、纠处一起”的同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以推动代驾从业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代驾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3月24日晚,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欣悦湖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自己是一名代驾司机,车主不付钱就想离开。“22公里,居然收费496元,明显高于正常收费标准。”在现场,车主陈先生质疑该代驾司机是“黑代驾”。
在对双方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时,民警发现,这名“代驾”前不久也因为类似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贾某国在南昌市各县区的报警记录有八十多条,而且每次报警内容都是代驾产生的收费纠纷。”吴海龙发现,贾某国使用的代驾软件,与常见的代驾平台软件不一样,尤其是计费系统相差极大。
当晚,贾某国被传唤至派出所调查。经审讯,贾某国很快交代了他长期利用一款名为“蜜蜂出行”的App,通过故意调整计费数据对车主进行诈骗的事实。
吴海龙说,贾某国在该App并未实名注册,仅仅利用该计费系统,每次接单后乘人不备偷偷调整计费系统,其代驾费用比市场在册代驾平台所计费用高出3倍。
目前,因涉嫌诈骗,贾某国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来源: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黄廉文
找代驾需谨慎近日南昌市民陈先生遇上了“黑代驾”22公里的代驾路程竟要价496元双方产生了纠纷并闹到派出所该“黑代驾”假冒知名代驾公司员工接单利用可自行调价软件肆意宰客的行为涉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记者走访发现部分代驾司机通过购买一些知名
根据时间视频报道,4月22日,网传薛之谦在江西南昌开演唱会时,被人用激光笔照射眼睛。23日,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称,安保系第三方公司负责。红谷滩公安分局民警表示,目前正在核查,会处理此事。视频显示,演唱会上一束绿色光点不断在薛之谦脸上游走,薛之
明明是为车主省心、规避酒驾风险的“代驾”服务,却成为让车主“闹心”的乱收费项目;张口乱要价,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费用的“黑代驾”往往直到车主结束代驾后的扫码付费环节才露出“李鬼”尾巴,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披件“代驾”马甲就能充当代驾司机,下个收
近日,e代驾大数据中心发布了《2023年春节代驾趋势报告》。年味回归:超9成城市代驾需求高于疫情前同期据报告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超过9成城市的代驾订单高于疫情前同期(2019年),年味儿回来了!其中,成都、西安、哈尔滨、武汉等省会城市在
江南都市报评论员 叶海波 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被纳入刑法处罚范畴。这让2003年左右就已经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出行的代驾服务,迅速繁荣起来。在数字科技助推下,各种代驾APP涌现,很多大的网约车平台也纷纷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城市夜空被点亮的同时,代驾司机一天中的忙碌又开始了。“叮……你有新的订单!”3月5日晚上,在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洲中路一酒店门口,滴滴平台的代驾司机肖满珍接到业务订单后,立即骑车出发。接单、骑行、代驾……肖满珍穿梭在月色中,
已经进入5月的下旬,再有几天将会迎来六一儿童节,作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各个学校都会过得非常的热闹。学校是学生们每天待的地方,老师是学生们每天接触的人群,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今的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已经是越来越好,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就
女子喝酒后叫了代驾代驾不熟悉地形迟迟没有找到为方便代驾尽快找到自己女子便发动车辆自己将车开到路边等待结果代驾没等到交警却先到了……普陀警方近日在处理一起交通违法时查获了这样一起危险驾驶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已被普陀警方依法刑事拘
酒过三巡找了代驾送我回去没想到我的代驾也找了代驾案情回顾2021年4月18日晚,原告沈某通过被告北京某公司代驾平台叫到JJ88600师傅。但是该师傅有事,临时安排被告宗某代行代驾工作。宗某驾驶沈某的奔驰汽车在长虹大道龙鑫花园路口右转时,与一
见过嚣张的没见过那么嚣张的谁也没想到遵纪守法喊了代驾却被明目张胆讹了一把2月8日,上海一车主在午后饮酒后喊了代驾。这位代驾当时身上并未穿任何制服,也没有带任何工作牌。车主起先并未在意,当代驾送其回到住处时,几次倒车未果。代驾便主动提出要求车
近日淮安的倪先生遭遇一件尴尬事:自己饮酒后找了代驾没想到代驾司机居然也喝了酒还被当晚例行执勤的民警逮个正着!呼测仪显示,驾驶人罗某存在酒驾嫌疑,而此时坐在副驾驶的车主倪先生,却向民警大声抱怨起来。“我是不知道,知道就不要他代驾了!”面对民警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代驾行业的兴起,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不过,由于代驾费比打的费用高出好几倍,部分车主在要不要叫代驾一事上比较纠结。交警表示,代驾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不少人的认可,叫代驾成为很多车主的习惯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徐蕊)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8日发布《代驾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6年至今,代驾服务需求和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去年,全国代驾行业的总订单已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1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酒后代驾这一服务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代驾行业也开始被大众所认知。在当下,代驾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近日,某网站发布了一则新闻,曝光了一家代驾公司的“霸王条款”。这家公司在提
来源:【消费日报】□ 本报记者 丁新伟近年来,数字化消费的概念逆势上扬,加之其具备的零接触、线上验证、支付便利等特点。引发了普遍关注,数字化消费也逐步成为促进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1年,醉驾入刑。“喝酒不开车,开车找代驾”的理念